>百科大全> 列表
屯留县城的来历
时间:2025-05-13 04:56:46
答案

夏代属冀州。商、周时代为黎侯领地。西周末期及春秋时期为潞子国领地,称为留吁,鲁宣公十六年(前593年)晋灭潞子国,改留吁为纯留。战国时始称屯留。西汉于今县城南8千米古城村置屯留县,于今县城西北9千米余吾镇置余吾县,俱属上党郡。东汉废余吾县,并入屯留。

三国魏、晋时,都沿袭东汉的建制。北魏屯留县徙治今县城西9千米西故县村,景明元年(500年)于今县城西南35千米置寄氏县,亦属上党郡。不久,寄氏又并入屯留。北齐时,取消屯留建制,将屯留并入长子县。后长子县废,地属壶关县。北周宣政元年(578年)于上党郡置潞州,隋初废上党郡,潞州迁治壶关;开皇十六年(596年)恢复屯留县建制,属潞州。大业元(605年),废州复郡,屯留县属上党郡。唐武德元年(618年)上党郡复称潞州,武德五年(622年)屯留徙今治,属潞州。宋,襄垣县属潞州,潞州亦曰上党郡昭义军。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改昭义军为隆德军,崇宁三年(1104年)升隆德府,领上党、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壶关、黎城7个县。金代,改隆德府为潞州,屯留为河东路潞州属县。 蒙古至元八年(1271年),废屯留县并入襄垣,仍为潞州辖县。至元十五年(1278年)屯留、襄垣分置,仍属潞州。明嘉靖八年(1529年),升潞州为潞安府,屯留县属潞安府。清袭明制。

1958年9月5日,屯留县与长子县合并为屯长县,11月3日,长治专区改名为晋东南专区,屯长县属晋东南专区,11月21日,屯长县撤销,所辖区域划归长治市。1960年1月7日,恢复屯长县。1961年7月9日,撤销屯长县,恢复屯留县和长子县建制。1967年4月成立晋东南区革命委员会,同年8月改称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晋东南地区公署,期间屯留县一直随属。1985年4月30日,撤销晋东南地区,划归长治市管辖。

金蝉寺(佛教)及古舍利塔创建于唐代,于北宋乾德四年重建(有塔顶刹座底发现的砖刻题记为证),六十年代,屯留县政府出资对该塔进行过保护性维修,2002年,在老爷山重建工程中,又对其基础进行了加固。现在的金蝉寺是二00二年县财政投资重建,占地1080平米,为实木仿古建筑。2006年,老爷山旅游开发公司在原庙旧址重建了先师庙。该庙占地1000平米,座北向南,为五楹实木仿古建筑,采用高规格彩绘工艺进行了彩绘、壁画,并铜铸了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塑像,以精工镂刻、雕制了塑像神龛。

屯留县各个村的彩礼
答案

屯留县各个村对彩礼金额不统一,以下为一些典型彩礼金额:

(1)晋豪村:5万元;

(2)大尤村:6万元;

(3) 南河村:6.5万元;

(4)庙台村:7万元;

(5)柏林村:7.5万元;

(6)福家村:8万元;

(7)马角村:8.5万元;

(8)杨坊村:9万元;

(9)孔家村:9.5万元。

屯留县城的来历
答案

山西屯留县城来历:

北魏时期,屯留县境分为三县: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划出屯留县西部及今安泽县东部组建寄氏县。这就是安泽自称上党关属安泽的由来了,因为寄氏县的确有安泽的一部分,而清顺治《潞安府志·关隘》又有记载:“上党郡有上党关,魏寄氏县上党谷,先属阝奇氏,今属屯留”。建义元年(528年),又将北部原余吾县地划属建义县,县治在今襄垣县南,县以年号命名。就在这一时期,屯留县治所也西迁至西故县村。北齐时,屯留、寄氏、建义三县俱废,并入长子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屯留县。看到这里就可以说古城村和西故县村都可以说是古屯留县城所在地,只不过古城村作为县城(乃至古留吁国的国都)的时间更早,也更久,而西故县村作为县城的时间较晚,而且也仅有短短的百年时间。因为唐武德五年(622年),屯留县治就迁至如今的屯留县城了。

推荐
© 2025 佛一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