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台湾被改名前叫什么
时间:2025-05-13 06:00:30
答案

台湾,秦朝称之为“满洲”;三国时称之为“夷洲”;隋朝改称“流求”;宋朝称之为“毗舍那”,亦称“毗舍耶”;元朝称之为“琉球”,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明初叫“东番”,后又称为“鸡简山”、“北港”、“笨港”、“台窝湾”等,至明代万历年间始有"台湾"之称。

台湾名称的由来,有五种说法:①因该岛浮海如平台,地形似弯弓,故名台湾。②根据闽南话“台员”转音得名。③根据台南附近土人“大恩”二字转音得名。④由高山族中的一个族称“台湾窝”演变而来。⑤荷兰人在台江的湾头筑台,因而命名“台湾”。

台湾被改名前叫什么
答案

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 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渔民们常在台湾西部港口修船补网,称港口为“魍湾”,后来泛指台湾。

明朝中叶,台湾又有了“大湾”、“大员”、“台员”之称。 福建沿海人民又称之为“埋冤”。因为在开发台湾过程中,不少大陆人民或遇风浪葬身鱼腹,或水土不服客死他乡,“其状其惨,故以‘埋冤’名之”+见清施鸿保《闽杂记》,。以上四个名称与闽南土语“台湾”的读音相同,故称之。

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如弯弓,浮海如平台”,遂称之为“台湾”。 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次年改台湾为“东都”。

后来,其子郑经又改“东都”为“东宁”。

台湾被改名前叫什么
答案

台湾在先秦时称为“瀛洲”。秦灭汉兴,称为“东瀛”。三国时,称为“夷洲”。隋唐至宋朝时,称为“流求”。元朝时,又称为“琉球”。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后来泛指台湾。

“台湾”(汉语拼音:Táiwān)一名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开发台湾的福建省移民依闽南语将此名译写为“大员”“台员”“大湾”等,后定名为“台湾”。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湾”名称,但直到明朝“台湾”指代的都是台湾省台南地区

推荐
© 2025 佛一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