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是阴月。农历是以月亮运行周期为基础,从朔望月开始计算,即从月初看到月亮的那天开始,到下一次再看到月亮的那天结束。由于月亮的运行是以地球为中心绕着太阳运行的,而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24天,所以农历年的长度会比阳历年短。农历月份的长度也不确定,一般为29或30天。由于腊月是在冬至之后的第11个月,因此在阳历上对应的时间一般是在12月份。但由于月份长度不确定,所以在阳历12月份中并不一定是腊月。
农历节的来历通常是指古代人民根据太阴也就是月亮来进行计算节气的,后又改为根据太阳来进行计算。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方法,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