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柳树形态的描绘,赞美了春天和大自然的美。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将柳树比作碧玉,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嫩绿和生机。
次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则描绘了柳枝的柔美。
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生机的春日赞歌。
考试知识点有。
1.注释:
咏:赞美、称道、歌颂
碧玉:碧绿色的玉
妆:装饰,打扮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裁:裁剪
似:好像
2.句意:
碧玉妆成一树高: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嫩绿的柳叶,这些柳叶就像是绿色的玉一样,装扮着柳树。
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条在春风的吹拂下,害羞地轻垂着,一眼望去,就像飘动着的千万条绿色的绳带!
不知细叶谁裁出:这些细细的柳叶到底是哪位能工巧匠裁剪出来的呀?
二月春风似剪刀: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姑娘,她的纤纤玉手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精心裁剪出了这些纤细的柳叶!
三,难点部分。
1.前两句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体表现在哪里?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
比喻:把柳叶比喻成碧绿色的玉;把柳条比喻成飘动的丝带。
夸张:万条
生动地歌咏了早春嫩柳的迷人风姿,赞颂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