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是昼夜平分的时刻,也是春季清明节前的一个重要节气。春分之后,阳光渐长、气温回升,大地万物开始萌动生长,人们开始忙碌种植和耕作。春分意味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开始,象征着生命和重新开始。在这个春季来临的时刻,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让我们激情满怀、充满期待和希望,为新的一年注入勇气和能量。
《春分》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这首诗恰如其分地点出了春分这一节气的特征:首句说的是春分的昼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独春分与秋分这两日,黑夜与白昼两不相争,你一半我一半,平分了十二个时辰;次句说的是春分的物候,春分有三候,第一候便是“玄鸟至”,春到人间草木知,草木探知春天的消息,第一个告诉的对象就是燕子,于是燕子便从南方归来了;第三句说的是习俗,“春分到,蛋儿俏”,中国民间很早就有春分竖蛋的传统,而且,保持了四千多年,如今漂洋过海传到国外,成了全世界的一种流行时尚;最后一句,说的是户外活动,春分前后,和风鼓荡,用来放风筝正好,一者可满足小孩子的愿望,二者可通过放风筝表达对未来的祈盼。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卯,太阳黄经达0°,在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全球昼夜等长各12小时,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在这时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