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连太华,青翠望难分。岭首明新旭,山腰暝白云。玉攒光自照,波荡势成文。应接宁知倦,清辉远送君。
杜甫(712年2月12日 —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祖籍在襄阳(今属湖北),但自其曾祖时起,家族迁居到了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为了与李商隐和杜牧这两位诗人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被合称为“大李杜”。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并没有提到杜甫有爱好奇石的兴趣。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抒发个人情感,描写自然景色等,与奇石收藏和鉴赏无关。因此,可以认为杜甫没有爱好奇石。
杜甫和李白的诗词风格有很大的异同。总体来说,杜甫的诗词比较严谨、沉郁、深刻,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同情;而李白的诗词则比较豪放、奔放、自由,常常表现出对生命、自然、自由的热爱和向往。
以下是杜甫和李白的诗词异同的具体分析:
相同点:
杜甫和李白的诗词都充满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性、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他们的诗词都常常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不同点:
杜甫的诗词比较注重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常常表达对战争、贫困、灾难等社会问题的关切和同情。他的诗词语言严谨、沉郁,情感深刻而内敛。例如,《春望》、《兵车行》等作品,都表现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思考。
李白的诗词则更加豪放、奔放、自由,常常表现出对生命、自然、自由的热爱和向往。他的诗词语言华美、奔放,情感热烈而奔放。例如,《将进酒》、《庐山谣》等作品,都展现出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总之,杜甫和李白的诗词风格各有特色,但都表现出了他们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情感。他们的诗词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至于杜甫和李白的诗词异同的详细分析,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在这里一一列举。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分析,建议查阅相关的文学评论和研究资料。
另外,您提到的“杜甫李白诗词异同”这个问题,其实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他们的创作背景、诗歌主题、艺术风格、语言特点等等。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至于杜甫的诗词,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杜甫诗句,供您欣赏品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上述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的诗词可能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