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是清代李渔的作品,是一本关于声韵、对仗的书籍,其中“吟对咏”部分主要讲解了对联、诗词创作中的对仗技巧。
它强调在创作中,上下联的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对,意义要相关,同时还要注意平仄声的协调,使得整体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通过学习“吟对咏”,可以提高对仗能力,创作出更加优美、精炼的诗词对联。
《笠翁对韵·十一真》的全文如下:
莲对菊,凤对麟。浊富对清贫。渔庄对佛舍,松盖对花茵。萝月叟,葛天民。国宝对家珍。草迎金履盖,花映玉壶春。棠棣径,桃源路。艳艳春棠,漠漠秋筠。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天高鹤声远,山紫水青。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仿照《声律启蒙》写成,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