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鲮鱼的鳞片、眼睛都与红眼鱼差不多,也常常被钓友们错认成了赤眼鳟。
但其实,仔细观察来看,两者还是存在区别的。
1、品种
麦鲮原名麦瑞加拉鲮,又名墨鲮、加拉鲮。
南宁本土叫孟加拉、猛得啦鲮、草鲮。
1982年从印度引进,是印度的主要养殖鱼种。
赤眼鳟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地方称红眼鱼、参鱼。
2、外形
麦鲮鱼外形特征:眼眶带有红色,嘴巴朝下,鳞片色彩单调。
3、鱼鳞
赤眼鳟鳞片是带有很多黑色斑点的,很有规则,且数量非常多,排成一条流水线,麦鲮鱼鲮片是不带其它色彩的,只有泰鲮和土鲮才带有色彩,但鳞片色彩也不一样。
1、选择池塘:赤眼鱼对池塘水质规定也较高,因此饲养赤眼鱼的池塘水体一定要整洁,能选石块池塘开展饲养,假如养殖厂配件并没有石塘还可以更新改造一般池塘,第一步是清除池塘底污泥,水池清除约20公分深,随后买一些硬石,放入池塘底端。
2、水深:赤眼鱼的相对密度第一次不该过高。提议第一次喂养赤眼鱼的池塘水位应保持在1.5米长。假如是夏天或冬天,水位线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依据池塘大小、池塘水质标准条件和养殖鱼池四周的平均气温,成功将小赤眼鱼的硬度操纵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假如标准优良,提议饲养密度为13000尾/亩,假如全部基础条件趋于平稳,则须以8000尾/亩最合适。
3、饲料喂养:就在那赤眼鱼下完池塘后,它们进食水平较低,因此初期投放精饲料总数最好能够操纵2次,一次在凌晨,一次在夜里。每一次精饲料渐渐地提升,建议做一个精饲料推广报表,这样就能更方便地观察一天吃鱼频率和总数,假如精饲料无法及时吃了,就必须要立即从池塘里捞起来,便于高效地防止水源污染。
4、定期消毒:每一次应用消毒液来实现按时按量,每日应用消毒液后都能够适当引入一些干净水到池塘里。假如少量小赤眼鱼在水里发生得病,能够提升消毒杀菌频次。
5、水质管理:鱼种生长发育前期环节,始终保持相对较低的水位线,一般为50-80cm就可以,伴随着赤眼鱼渐渐长大,也有水的温度的不断攀升,会让水位线提高,一般7多天灌水1次就可以,每一次灌水为20cm前后。
因为赤眼鳟数量稀少且生长慢、适应性不强导致其养殖成本较高,而且养殖规模有限。但是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优质的经济鱼类,所以价格才比较贵。
目前赤眼鳟鱼的市场价格为68元/斤,但养殖的地域不同,售卖价格也会有所差距,因此具体的价格需要根据当地的价格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