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电动机标100乚2是铜线还是铝线
时间:2025-05-13 09:09:26
答案

电动机标100乚2的线通常是铜线。

因为铜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电功率传输效率高,适用于较大功率的电机;而铝线虽然轻便,但其导电性和耐腐蚀性能不如铜线,仅适用于小功率电机。

因此,通常情况下,动机标100乚2的线一般采用铜线来制作。

另外,如果需要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低的电阻,可以采用银线或黄铜线,但成本会更高。

电动机星形和三角形接法
答案

电动机常规通用有2种接线法,就是三角形接线法和星形接线法。采用星形接法的动机一般都是在7.5KW以下的小功率电机,星形小功率电动机起动时对电网电压冲击力小,所以小功率电动机一般都是星形接线法。其特点小功率、大扭矩。大功率电动机起动时,为了不形成起动时对电网电压造成过大的冲击,避免起动时对电动机绕组和绝缘的冲击和耗损,采用了降压启动,星三角(y~△)降压启动是其中之一。

电动机的星形接线法:是将电动机的绕组的六个抽头,三相按各一组首尾分开,将三相绕组尾端(就是末端头)并接在一起,形成回路的点。电动机的三相绕组的抽头首端(头线)就是接线端、接电源线端口。

电动机的三角形接线法:电动机三相绕组的六个抽头,三相分三组的各一相首尾分清,将三相绕组各相绕组头尾并接(就是三相其中的和各一相头尾连接),三相的每相头尾连接好后,就是接电源的接线端。

星形接法:

I线=I相,U线=√3xU相,

P相=U相×I相,

P=3P相=v3×U线×I相=V3×U线xI线;

三角接法:

I线=√3×I相,U线=U相,

P相=I相xU相,

P=3P相=V3×I线xU相=v3×I线×U线。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电阻的星形联接。

电阻若构成星-三角式(Y 一△)联接,则不能用串、并联公式进行等效化简,但它们之间可以用互换等效公式进行等效变换:r(1、2、3是节点,R12表示1、2节点之间的电阻,是三角形联接的电阻。)

星到三角:

R12=R1+R2+R1R2/R3,

规律:(ab)=a+b+ab/c..再加上R

R13=R1+R3+R1R3/R2,

R23=R2+R3+R2R3/R1。

三角到星:

R1=R12R13/(R12+R13+R23)

规律:(a)=ab×ac/(ab+ac+cb)...再加上R

R2=R12R23/(R12+R13+R23)

R3=R13R23/(R12+R13+R23).

三角形接线时,三相电机每一个绕组承受线电压(380V),而星形接线时,电机每一承受相电压(220V)。当电机接成Y型运行时起动转矩仅是三角形接法的一半,但电流仅仅是三角形起动的三分之一左右。三角形起动时电流是额定电流的4-7倍,但转矩大,转速是一样的。

三角形接法,有助于提高电机功率,缺点是启动电流大,绕组承受电压(380V)大!增大了绝缘等级!星形接法,有助于降低绕组承受电压(220V),降低绝缘等级!降低了启动电流,缺点是电机功率减小!所以,小功率电机4KW以下的大部分采用星形接法!大于4KW的采用三角形接法!三角形接法的电机在轻载启动时采用Y-△启动,以降低启动电流!轻载是条件,因为Y接法转矩会变小,降低启动电流是目的,利用Y接法降低了启动电流!

三角接法功率大,启动电流也大,星形接法功率小,启动电流也小。

星形接法由于输出功率小,常用于小功率,大扭矩电机,或功率较大的电机起步时候用,这样对机器损耗较小,正常工作后再换用三角形接法。这就是常常说到的星——三角启动。

电机三角形接法时因为没有中性点,具体方法是电机的三相绕组的头与尾分别连接,这时只有一种电压等级,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约1,73倍,电机星形接法时因为有中性点(电机一般都是三相对称负载所以一般不引出中性线),具体方法是电机的三相绕组的三条尾连接在一起,三条头接电源,这时有两种电压等级,即线电压和相电压,且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约1.73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需要注意的是本来星形接法的电机不能接成三角形,(如果接成三角形,这时相电压升高到约1.73倍,长时间运行必然烧毁电机)。

同样本来三角形接法的电机不能接成星形,(如果接成星形,这时相电压降低到约1.73倍,达不到正常功率,如果带额定负载,那么这时属于过载状态,时间一长也必然烧毁电机

电动机电容怎样装左右
答案

电动机电容应该按照电路中的正负极正确接线。一般情况下,电容上会标有正负极,如果没有标记,则可通过电容的外形、尺寸,以及电容接线处的颜色等进行辨认。在接线时,应将电容的正极与动机的正极相连,负极与电动机的负极相连。正确安装电动机电容可以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延长电机使用寿命,同时也能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安全性。

推荐
© 2025 佛一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