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是中国古代民族。先世源出于丁零、铁勒。南北朝时铁勒原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后南迁高昌的北山(今新疆博格达山)。 突厥是铁勒的一部,以狼为图腾。5世纪中叶被柔然征服,徙于金山南麓(今阿尔泰山)。 因金山形似战盔“兜鍪”,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
是的,突厥人和唐人之间有翻译。
因为突厥人不懂唐语,唐人也不懂突厥语,他们需要翻译才能进行交流和谈判。
内容延伸:在唐朝时期,突厥与唐朝之间保持了长期的互动和交流,主要通过使臣和使节的往来实现。
翻译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双方进行了相互了解和讨论,促进了双方的友好关系。
突厥是6世纪中叶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是6世纪以后中国北方、西北方操突厥语的民族名称。[13]
突厥于552年消灭柔然汗国,建立突厥汗国。583年,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