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被称为红色之城,主要是因为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遵义是一个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斗争的发源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在遵义市召开,此次会议决定改变中国革命的进程和命运,从而确立了毛泽东领导革命的地位。此外,遵义市还有红军长征时的主要经过地——贵州省遵义市昭化区和赤水市区,更加坚定了遵义作为红色之城的地位。因此,遵义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浴血奋斗、光辉灿烂的地方。
一是政治原因。关键词是遵义会议。发端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与延安、井岗山一样,全中国没有一个人不知道遵义会议的,甚至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是耳熟能详。遵义因此扬名天下。
二是工业原因。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在贵州遵义、安顺、都勻分别布局了0六一、0一一、0八三等三大军工基地。其中以航天工业为主的遵义基地规模最大,名气最大,影响最大。带动了当地机械、电器、化工、冶金工业发展。一些产业成为国内行业领头老大,成就了遵义的经济地位也成就了遵义知名度。
三是文化原因。一直有“贵州文化在遵义,遵义文化在沙滩”的说法。沙滩,位于遵义市东郊38公里,因洛安江中游一片四面环水的沙滩而得名。沙滩一带,一派江南灵秀之气。明清两代,沙滩出现了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为代表的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在中国文学史和外交史上都占有相当地位。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编写的《遵义新志》,把这种现象称为“沙滩文化”。与“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河洛文化” 享有同等地位。
四是地域原因。遵义毗邻四川重庆,经济发展更多依借长江水道;文化更多与巴蜀文化交配互融;思想意识趋向中原开放;人文习性趁向长江流域文明;海龙囤、娄山关等知名度较高的军事要隘作用突出……这些地域因素成就了遵义。
五是名胜原因。小西湖张学良、夜郎李白、湄潭浙大、海龙囤土司部落、娄山关红军大捷、民国海军学校、赤水四度红军……这些名胜古迹,成就了遵义。
六是自然风光原因。遵义赤水众多的自然风光成就了遵义。不过,赤水离遵义主城区有点远,有些游客并没把两者联系起来。
七是特色文化原因。民间历来有 “有官皆桐梓,无酒不茅台”的说法。民国时期统治贵州几十年的桐梓军政文化、古往今来陶醉了多少国人的茅酒文化……都是遵义特色所在,名气所在。
八是地势原因。遵义主城区地势平坦,山环水绕,城在绿中,绿在城中,抬头可见绿,捷足可登山,张口可吸氧,闭目可养神……是一个宜居的城市。
遵义,位于中国贵州省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关于遵义被称为“夜郎”的原因,这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古国——夜郎国。
夜郎国是中国西汉时期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其领土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贵州、云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据史书记载,夜郎国在当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
在汉武帝时期,汉朝曾与夜郎国有过接触。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遣使者到达夜郎国,与夜郎国国王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夜郎国国王向使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汉孰与我大?”意思是问汉朝和夜郎国相比,哪个国家更大。这句话使夜郎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夜郎自大”的说法,意为骄傲自满、不自量力。
随着历史的发展,夜郎国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遵义,作为当年夜郎国所在地区的一部分,也因此与夜郎国建立了联系。久而久之,遵义便有了“夜郎”这个称呼。
然而,遵义被称为“夜郎”,并非是因为遵义地区的人们骄傲自满,而是一种对当地历史渊源的追溯和认同。如今,遵义已成为中国贵州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