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宋濂守信这本书中抵御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5-12 17:58:04
答案

在您提供的参考信息中,"宋濂守信抵御"这个表述可能是指宋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承诺,不轻易放弃。这里的"抵御"是指抵抗或抵挡的意思,比喻宋濂抵抗住了各种诱惑和困难,坚守自己的信用和承诺。

宋濂是明初著名文学家,他的故事中常常强调他的诚信和好学精神。例如,他小时候家境贫寒,经常向人借书阅读,并且总是按时归还,从不违约。这种守信用的品质使得他在学术界和社交圈中赢得了尊重。

如果您是在询问关于宋濂的某个具体故事或者书籍中的内容,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能够给出更准确的解释。

宋濂嗜学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答案

《宋濂嗜学》这篇文言文讲述了宋濂从小热爱学习,不畏艰难,最终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的故事。文章通过描绘宋濂借书抄书、拜师求学的艰辛历程,展现了他坚定的求学意志和刻苦的学习态度。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勤奋学习、不畏艰难的精神力量。同时,文章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阅读理解及答案可能因教材版本考试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宋濂所处的背景
答案

以下是我的回答,宋濂所处的背景是明朝初期。

宋濂(1310年-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他自幼家境贫寒,但聪敏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被召为江南儒学提举,主持文庙祭祀。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享年七十二岁。明武宗时追赠谥号“文宪”,故世称“宋文宪”。

宋濂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著作被后人合称为《宋学士全集》,其中散文创作成就最高,代表作有《送东阳马生序》。他的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高启曾赞其文章“当今文章第一流”。明太祖朱元璋也爱其文,谓为“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所处的明朝初期是一个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明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开始反思元朝的统治和文化衰落,积极探索新的文化方向和发展道路。宋濂作为明朝初期的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都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和推动,同时也为明朝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荐
© 2025 佛一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