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抽过油”这个说法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和使用场景。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释:
1.工业加工过程:在棉花的加工过程中,可能会进行一些处理步骤,其中之一可能是抽油。这可能是指从棉花中去除一些油脂或杂质,以提高棉花的质量或适用于特定的用途。
2.比喻或象征:“棉花抽过油”也可能被用作一种比喻或象征,表示某个事物经过了某种处理或改变,失去了一些原有的特性或价值。例如,它可能暗示经过某种过程后,事物变得不再纯粹或失去了某些重要的成分。
3.欺诈行为:在某些情况下,“棉花抽过油”可能被用于描述一种欺诈行为,即在棉花或其他产品中抽取了有价值的部分,而将剩余的部分出售给不知情的消费者。
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棉花抽过油”的确切含义。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我可以给出更准确的解释。此外,如果这是在特定的行业、地区或文化中使用的术语,可能存在特定的含义和解释。如果你对这个表达感到困惑,最好向相关专业人士或当地的专家咨询,以获取.
棉花在采摘后进行除籽和脱绒处理,然后被压缩成大片被称为“棉饼”,接着通过织布机进行纺织加工,直至形成成品花布。
在纺织过程中,棉饼被送入可控速的纺车,由纺车拉出棉布条。通过压缩和调整机器的速度、张力和纱线等因素,色彩、质量和纹理等都可以得到控制和调整。
主要指标有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危害性杂物,短纤维率,超量处理,棉结等。
品级是指棉花品质的级别。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分为7个级,7级以下为级外。品级标准级是3级。其中主体品级是指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及以上的品级。
棉花长度是指棉纤维伸直后的长度。国家标准规定:以1毫米为级距,采用“保证长度”的原则,从25毫米-31毫米共分为7个级。
马克隆值是反映棉花成熟程度和细度的综合指标,国家标准规定分为A、B、C三个级,标准级是B级。各级的范围是:
A级:3.7-4.2;
B级:B1(3.5-3.6),B2(4.3-4.9);
C级:3.4及以下,5.0及以上。
回潮率是指棉花中所含的水分与干纤维重量的百分比。国家标准规定,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5%。
含杂率。国家标准规定棉花标准含杂率: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
危害性杂物。要求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棉花加工过程中,不得混入危害性杂物。
短纤维率。限量规定:品级标准级以上(即1、2级)的棉花应小于、等于12%,最高不得超过18%;品级标准级及下一级(即3、4级)的棉花应小于、等于15%,最高不得超过20%;其它品级棉花不作要求。
超量处理:品级标准级以上(即1、2级)棉花短纤维率大于12%小于或等于15%的,超出12%的部分,按超出百分率的一半相应扣减结算重量;短纤维率超过15%小于或等于18%的,超出12%的部分,按超出的百分率相应扣减结算重量。
品级标准级及下一级(即3、4级)棉花短纤维率大于15%小于或等于18%的,超出15%的部分,按超出百分率的一半相应扣减结算重量;短纤维率超过18%小于或等于20%的,超出15%的部分,按超出的百分率相应扣减结算重量。
棉结。限量要求:锯齿棉标准级以上每百克不超过500粒,标准级每百克不超过700粒,标准级以下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