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
”
《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深入解读与全新诠释。这本书不仅注解了《论语》的字句,更将儒家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南怀瑾先生通过引申发挥,借古喻今,让古代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儒家思想,更能指导我们调整心态、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可以说,《论语别裁》是一本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好书。
《论语.里仁》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的道德理想,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朝闻道,夕死可矣 "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
懂得了仁义的 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这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