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咏柳这一课我的疑问是什么
时间:2025-05-13 05:40:35
答案

《咏柳》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咏柳赏析及诗意
答案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诗人别出心裁地将“二月春风”比喻为“剪刀”。

一,咏柳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咏柳翻译

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堆成,柔美的枝条好似万千条飘垂的绿丝带。

不知道这绿叶是谁的巧手裁出,二月的春风好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三,咏柳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歌咏了早春嫩柳的迷人风姿,赞颂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给人的总体印象。柳树的形象美在于它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里的“碧玉”既可指真实的玉,又暗含“碧玉小家女”(《碧玉歌》)中“碧玉”之意,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秀美的女子。古典诗词常借用柳树的形象美来形容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肢,但此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将柳树化身为美人。

用“碧玉”来比柳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是年轻的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里,“碧玉”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同时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四,咏柳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贺知章奉诏告老回乡,百官送行。他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此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即景写下这首诗。

咏柳这首诗你能想到怎样的画面
答案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柳树,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想象到以下画面:

1. 柳树:画面中,首先可以看到一棵高大的柳树,枝条垂落,随风飘舞。柳叶嫩绿,宛如翡翠,充满生机。

2. 春风: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柳枝,使得柳条在空中舞蹈,有节奏地摇摆。春风还带着温暖的气息,让人感觉舒适宜人。

3. 柳絮:空中飘散着白色的柳絮,它们如同雪花般轻盈,随风飞舞。柳絮的飘散象征着生命的绽放和轮回。

4. 背景:整个画面以春天为背景,阳光明媚,蓝天碧空如洗。或许还能看到其他春天的元素,如鲜花、蝴蝶、小鸟等,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5. 情感:通过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赞叹。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推荐
© 2025 佛一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