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一般会询问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工伤发生的原因及受伤情况:包括工伤的具体时间、地点、事故经过、是否遵守安全规定、是否配戴或使用安全设备等。
2. 工作情况:包括被鉴定人的职业、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
3. 受伤后的治疗情况:包括治疗方式、治疗时间、治疗效果等。
4. 身体状况和健康史:包括被鉴定人的身高、体重、年龄、既往健康状况、其他疾病史、吸烟饮酒等情况。
5. 受伤对身体的影响:包括对身体的具体影响,如对哪些部位造成了伤害、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等。
6. 目前工作能力:包括受伤后目前的工作情况、工作能力等。
以上是一些可能被询问的内容,不同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可能有所不同。
1、劳动者因工伤在医院的诊断证明、伤势程度以及公司有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2、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询问单位是否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参加了工伤保险。
我国法律规定,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怎么才能申请工伤鉴定?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之日起30日内才能申请工伤鉴定,申请工伤鉴定应当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认定为工伤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持鉴定结论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待遇,获得工伤赔偿金。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一般会询问受伤工人的相关工作经历、职业技能、健康状况、医疗记录以及与工伤相关的其他细节信息等。
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医生了解受伤工人的工作能力、健康状态等方面的情况,以便确定其工伤劳动能力和赔偿标准。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根据受伤工人的具体情况所提出的问题会有所不同。
例如,如果受伤是由于摔倒引起的,医生可能会问工作地点的环境、地面的材质等;如果是由于机器设备故障造成的受伤,则医生可能会询问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操作流程等。
综上所述,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问题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