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一、两者的概念不相同。
注册资本是指合营企业在登记管理机构登记的资本总额,是合营各方已经缴纳的或合营者承诺一定要缴纳的出资额的总和。认缴出资额是指企业的法定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根据企业章程规定应缴的注册金。
区别二、两者的组成不相同。
注册资本中医合营企业为例,成立之前必须在合营企业合同、章程中明确企业的注册资本,合营各方的出资额、出资比例、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的比例,并向登记机构登记。而认缴出资额由实缴出资和应缴出资两个部分组成。
区别三、两者的法律依据不相同。
认缴出资额主要由《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现和规定执行。而注册资本主要由《公司法》中的法律法规规定和执行。
区别四、两者的计算方法不相同。
如果法条中的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与登记事项中的股东的认缴出资额是一个概念的话,其算数关系式是:公司注册资本 = 全体股东“认缴出资”之和。
区别五、两者在规定上有不同的体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是说,只有缴纳注册资本才可以形成公司,而公司中股东要缴纳相应的出资额来保证公司在银行设立账户,所以两者在规定中有不同的体现。
认缴出资额和注册资本是不同的,并且认缴出资额之后该股东需要缴纳所认购的股份费用,如果没有交齐的话一方面需要向其他的股东支付违约金,另一方面其股权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股东在认购股份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企业的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企业而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资本总额,为投资方认缴的出资总额之和。注册资本是投资者对本企业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的依据。企业的投资总额,是指按照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总和。投资总额中除注册资本之外,还包括借入资金。
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两者的比例如下:
(1)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含300万美元),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10;
(2)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
(3)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美元(含3000万美元),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
(4)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其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3,其中投资总额在3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200万美元。
出资额是企业的法定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根据企业章程规定应缴的注册金。 认缴出资额由实缴出资和应缴出资两个部分组成。对公司每一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作为登记事项的不同理解,可能在具体的登记工作中会产生很大差异。目前,最主要的理解有两种,
一种是:登记的某一股东(出资人)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应当是其各期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实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则应当是其已完成缴付的各期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另一种是:登记的某一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应当是登记时其认缴的出资总额和缴纳全部认缴出资的最终时间,实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则应当是其登记时已缴付的出资总额和缴纳全部实缴出资的最终时间。
注册资本和出资金额对于公司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都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将注册资本理解为公司企业的规模,而出资金额是属于对当前阶段的投资处理金额,应当根据公司企业的生产运营实际来对当前阶段的注册资本和出资金额进行认定。
注册资本是指公司在设立时在其章程中规定的最高资本总额,用于说明对外宣传时公司的实力和信用水平,并非公司真正的资金量。
而出资额则是指实际投入的资金数量,即股东实际出资的金额,它通常小于或等于公司的注册资本,根据需要可以在未来逐步增加。在公司设立后,注册资本和出资额的关系主要是在公司财务报表中进行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