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10倍数特征如下:
(1)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是0、2、4、6或8,则这个数能被2整除.
(2)若一个整数的数字和能被3整除,则这个整数能被3整除.
(3) 若一个整数的末尾两位数能被4整除,则这个数能被4整除.
(4)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是0或5,则这个数能被5整除.
(5)若一个整数能被2和3整除,则这个数能被6整除.
(6)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7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例如,判断133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数;又例如判断6139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613-9×2=595 ,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数,余类推.
(7)若一个整数的未尾三位数能被8整除,则这个数能被8整除.
(8)若一个整数的数字和能被9整除,则这个整数能被9整除。
低收入阶层能谈论的话题就是哪里有降价优惠活动,哪里的东西便宜,哪里有什么好赚钱的门路,哪里卖的东西便宜一些,高收入人群的人谈论的是,最近又想去哪里旅游,哪里的风景最好,哪里最适合孩子去玩,哪里的培训班最好,哪个知名的品牌又开了旗舰店,哪款手机又出了新款,
1.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实践机会,但他的教育和思想为后世儒家学说奠定了基础。
2. 秦汉时期:秦朝时期,由于法家思想的盛行,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受到了一定的压制。到了汉朝,汉武帝时期,儒学被定为国教,孔子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儒学与其他学派如道家、佛家等相互融合,孔子的地位虽然受到尊重,但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了挑战。
4.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以后,儒学经历了新的发展,成为理学,孔子被进一步神圣化,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明清时期,孔子的地位更是达到了顶峰,孔庙、孔府、孔林成为尊崇孔子的重要场所。
5. 近现代时期:随着西方思想的引入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孔子及其儒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批判,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代表。但在这一时期,也有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孔子的思想,认为其中包含了人文主义和民主的精神。
6. 当代时期: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孔子的思想又被重新评估和弘扬。孔子学院的建立,使得孔子的思想在国际上也有所传播。同时,孔子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和教育理念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7. 国际影响:在国际上,孔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启蒙思想家就曾吸收孔子的人本主义思想来反对专制和宗教。
综上所述,孔子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评价和对待,从最初的教育家到后来的国教,再到近现代的批判与重估,以及当前的文化复兴,孔子的形象和儒学思想一直在变化中。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孔子的思想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功能,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