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结汇制度在2008年8月1日结束。在此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强制结汇制度,除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以保留外,企业和个人必须将多余的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将我国企业的外汇收入及时足额地汇入外汇储备,为进口支付外汇提供保障。然而,随着外汇瓶颈的解除和经济的发展,这一制度逐渐不再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在2008年8月1日,我国取消了强制结汇制度,改为实行意愿结汇制度,即外汇收入可以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也可以开立外汇账户保留,结汇与否由外汇收入所有者自己决定。
强制结售汇是指由国家对外汇交易进行强制规定和限制。取消强制结售汇是为了配合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国际化进程,提高市场化程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币的国际化。
同时,取消强制结售汇也能够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自主性和自由度,为其出境旅游等提供方便,同时促进金融市场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透明。
回答如下:强制结汇政策在中国已经取消了。自2019年10月15日起,中国取消了外汇管理规定中的强制结汇和强制售汇规定,允许个人和企业自由选择外汇结汇和售汇。这意味着,个人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外汇结汇和售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