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公元768年大历三年,杜甫自夔州出峡后。在公元769年大历四年的春天,漂泊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
这是杜甫第一次到潭州,正赶上过清明节,诗人有感于节日气氛、个人遭际等等,写下了他诗集中仅存的连章七言长律诗也是大家熟悉的《清明二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 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深深牵挂: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