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别名鳌城,位于福建省东北部,虽然与浙江省接壤,但在历史上一直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寿宁县地处闽东北的洞宫山脉南段,与浙江省的泰顺县、景宁县和庆元县等地相邻,但**行政区划上未曾划归浙江省管辖**。
在明代嘉靖年间,寿宁县确实遭受了多次倭寇和海盗的侵扰,其中不乏从浙江方向过来的倭寇,但这并不意味着寿宁县曾属于浙江省。这些历史事件反映的是当时沿海地区面临的外部安全威胁,而非行政区划的变化。
总的来说,寿宁县自古以来就是福建省的一部分,虽然地理位置上与浙江省相近,但历史上并未有归属于浙江省的时期。
寿宁县的名称起源于建县之时。《福建郡县释名》说,寿宁建县于福安之后,两县相邻,县名寿宁,取“福寿安宁”之意;清康熙版《寿宁县志》,也提到“名其曰寿宁,盖欲斯民之寿且宁也”。
寿宁县在历史上并不属于浙江。根据搜索结果,寿宁县于明景泰六年(1455年)置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与浙江省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县通衢”之称。寿宁县最初隶属于建宁府,后在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隶福宁府。寿宁县在行政区划上长期隶属于福建省,直到2000年宁德地区撤销,设立地级宁德市,寿宁县属于宁德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