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边牧在发情期间通常会有以下症状:
1. 流血:母边牧的子宫内膜在发情期间会增厚并分泌黏液,导致阴道炎症,流出血液和脓液。这是最明显的症状之一。
2. 频繁蹲坐或变得易激动:母边牧在发情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会表现出频繁蹲坐、尾巴上皮脂腺区变色并发生破裂、暴躁易怒等行为。
3. 拍腹腔:发情的母边牧会用前肢拍打后腹部,以发出声响吸引公边牧的注意来驱除其它犬只。
4. 接受公边牧的追求:发情的母边牧会接受公边牧的追求、张嘴露出舌头、甚至是呱呱叫声。
5. 尾巴变化:母边牧在发情期间,尾巴会变得较为垂下、甚至正对腹部下垂。
总之,母边牧在发情期间会有明显的生理症状表现出来,饲主需要及时做好一些照顾和饮食管理等措施。在发情期间,更应注意安全,不要让母狗跑出去和公狗发生交配从而导致的意外。
发情前期的边境牧羊犬会有外阴充血,阴门肿胀,潮红湿润滑,流混有血液的粘液的症状出现。公犬常会闻味而来,但边境牧羊犬母犬不允许交配。
发情期持续约6—14天。表现有继续肿胀、变软,流出的粘液色变浅,出血减少或停止。边境牧羊犬母犬主动或停止。母边境牧羊犬主动接近公犬,当公犬爬跨时主动下蹋腰部,臀部对向公犬,将尾偏向一侧,阴门开闭,允许交配。发情后2—3天,边境牧羊犬母犬开始排卵,是交配的最佳时期。
在边境牧羊犬发情期间,要注意给狗狗补充足够的营养,可以选择给狗狗添加辅食,比如鸡胸肉、鱼肉、白菜、胡萝卜等食物,煮熟切碎,添加在狗粮中喂养,也可以喂边境牧羊犬吃一些营养膏、钙粉、维生素等。在发情期间,如果不打算让边境牧羊犬配种,最好为它穿上生理裤,防止受孕,也防止细菌侵袭。
母边牧和公边牧成年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型:母边牧的体型相对较小,体重一般在12-19公斤,肩高约为46-51厘米。而公边牧的体型较大,体重通常在14-24公斤,肩高在48-53厘米之间。
2. 性格:母边牧的性格通常比公边牧更温顺,服从性更高。与此同时,公边牧可能更具挑战性和主动性。
3. 成熟年龄:边牧的成熟年龄一般在14-16个月之间。母边牧在第二次发情后即可开始繁殖,而公边牧在出生后7-8个月开始性成熟,但最佳配种年龄应在两周岁开始。
4. 护理需求:母边牧在繁殖期间需要特别注意护理,如保持清洁、观察身体状况等。而公边牧在护理方面相对较为简单。
5. 训练难度:公边牧由于性格原因,可能在训练时相对较容易。而母边牧在训练时可能需要更多耐心和时间。
总之,母边牧和公边牧在成年后在外观、性格、成熟年龄和护理需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选择边牧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需求来决定饲养母边牧还是公边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