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净值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它由企业资产减去负债而得出。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财务报表的净资产对比历史数据和同行业公司数据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稳健性和成长性。
净值较高表示企业的资产相对较多,而负债相对较少,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和发展潜力。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净值并非唯一评价企业价值的因素,需要与其他财务指标综合考量。
财务报表全部填0并不能通过。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反映,它应当真实、客观、准确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如果全部填0,就无法反映出实际的财务情况,也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给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相关利益相关者,同时也违反了会计准则的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年报应根据企业实际如实填写,不能简单地将所有数据都填写为“0”。这样做可能会对企业信用度产生不良影响,因为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如果营业额、资产总额、利润等都为0,可能会被认为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甚至可能被视为“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或“空壳公司”。
因此,即使是零申报的企业,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财务报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任何经营活动,那么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零申报,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所有财务报表项目中都填写为0。
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会计各个报表中有关数字之间存在的,可据以相互查考、核对的关系,具体包括:
1、财务报表内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精确的,即各个项目之间可以构成等式。例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静态平衡关系,“利润=收入-费用”的动态平衡关系,以及某项目数值与所属的各明细项目合计数的平衡关系等。
2、财务报表与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同利润表的表间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利润表的未分配利润项,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年末数分别与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相等。
3、报表中的某些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另一种不太精确的勾稽关系,即报表中的某些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在某些假设前提和条件下可以构成等式。比如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等项目之问存在的勾稽关系。
4、前后期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本期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期初数应与前期报表的期末数相等,本期报表有关项目的累计数应等于前期报表的累计数加上本期发生数等,这有利于检查报表项目之间的平衡关系。
5、财务报表主表和附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财务报表主表和附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有的有着比较简单的明细与合计的关系,有的也有比较复杂、涉及数张报表发生额和余额的关系。比如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明细表,就既与固定资产原价、净值和累计折旧发生勾稽关系,又与现金流量表的固定资产折旧发生勾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