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句子是“货好供不应求”。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市场上存在着一种情况,即某种商品的品质非常好,但供应量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从而导致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供需矛盾。
林奈
卡尔·冯·林奈(瑞典文原名: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享年70岁)。日耳曼族,瑞典生物学家,出生于瑞典斯莫兰。动植物双名命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的创立者。自幼喜爱花卉。曾游历欧洲各国,拜访著名的植物学家,搜集大量植物标本。归国后任乌普萨拉大学教授。
1735年发表了最重要的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1737年出版《植物属志》,1753年出版《植物种志》,建立了动植物命名的双名法,对动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展有很大的影响。为纪念林奈,1788年在伦敦建立了林奈学会,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动植物标本都保存在学会;而在世界顶级学府美国芝加哥大学内还设有林奈的全身雕像。
他首先提出界、门、纲、目、属、种的物种分类法,被人们采用。但是林奈分类时没有科这一分类。
它们的作用如下:
1.时间顺序:一般是故事,因为这样可以让人很好的知道时间上下的关系,更好的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
2.空间顺序:任何事物都有空间性。
说明文抓住这个特点构成自己的条理,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外到内,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南到北,或者从远到近,或者从中间到四周, 或者从整体到部分。
在介绍某有建筑物的结构,说明某种产品的构造,介绍某一地方情况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是读者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都有较明晰的认识。
3.逻辑顺序:按事物内在联系安排材料,进行说明,可以用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是阐述事理的,用逻辑顺序便于说明得清楚明白。